伴隨著鑫鑫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特別是上三年級以后,媽媽發(fā)現(xiàn)鑫鑫說話越來越羅嗦。起初,母親以為是小統(tǒng)所處的語言發(fā)展階段所致,后來母親才發(fā)現(xiàn)鑫鑫每寫作文就像擠牙膏一樣,連同一句話都翻來覆去,顛三倒四地重復,以湊出字數(shù)。發(fā)覺鑫鑫啰唆的根源,媽媽意識到鑫鑫進入誤區(qū),因此決定改正小。
一天,鑫鑫把完成的作文草稿交給媽媽檢查。母親邊看著草稿,邊掏出紅色的筆刪除了七八個句子。要知道,這七八個字其實是鑫鑫絞盡腦汁寫出來的,為此鑫鑫非常心疼,忍不住掉下眼淚。母親問鑫鑫:“知道為什么刪去這些句子嗎?”鑫鑫搖了搖頭,媽媽說:“鑫鑫,你們上三年級才剛開始學寫作文,媽媽知道你寫作文一定困難,但這不是羅嗦的理由。
你們看,我刪去的幾句話,實際上與您作文中留下的文字是重復的。母親希望你能言簡意賅地完成作文,即使比老師規(guī)定的二百字少寫幾十字,也不要養(yǎng)成羅嗦的習慣,否則你以后說話也會羅嗦起來,好嗎?"鑫鑫意識到媽媽的良苦用心,心里暗暗發(fā)笑。見鑫鑫心煩意亂,母親引導鑫鑫更仔細地描述一件事,幫小統(tǒng)寫出足夠的字數(shù)。鑫鑫看見媽媽幫自己完成作文,感到很吃驚。鑫鑫的媽媽對媽媽說:“媽媽會幫你選購小冊子,這樣你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學習人家的經驗,慢慢的就不會像擠牙膏那樣寫作文了?!?/span>鑫鑫抱著媽媽的脖子說:“謝謝媽媽。你真好,媽媽?!?/span>
許多人形容那些冗長乏味的作文,就像一個老婦人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誠然,這樣的作文純粹是以啰嗦的方式拼湊字數(shù),看起來字數(shù)很多,其實并不出色。真好的作文,是言簡意賅、節(jié)奏緊湊,這樣才能吸引讀者。同理,在表達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同樣要養(yǎng)成言簡意賅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字里行間,擲地有聲。
特別是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很少有人有耐心去聽別人嘮叨。要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將來在人際交往中處處受歡迎,家長就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簡潔表達的好習慣。良好的習慣,必然使兒童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