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有情靈物,以情感人可以給初次交談帶來溫馨和諧的氣氛,如果想讓對方暢所欲言,就必須努力打開對方的話匣子,讓對方有更好的情緒,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著名女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訪華。法拉奇是世界著名的人物采訪記者,以其大膽、潑辣、尖端而聞名。然而,她對鄧小平的采訪完全采用了另一種模式,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法拉奇國后,法拉奇想對鄧小平先生進行專訪。然而,當時中國剛剛向世界敞開大門。在此之前,中國和西方世界有幾十年的冷戰(zhàn)。法拉奇非常擔心鄧小平的采訪能否順利進行。因此,她翻閱了很多關于鄧小平的書當她看到一本傳記時,她注意到鄧小平的生日是8月22日。于是,她腦子里有一些這次采訪的信。
第二天,1980年8月22日,鄧小平同志接受了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的采訪。
鄧小平先生,首先我謹代表我們意大利人民,祝您生日快樂!法拉奇彬彬有禮地說。我的生日?
我的生日不是明天嗎?
或許工作太忙,鄧小平竟然忘了自己的生日。法拉奇這么說,鄧小平自己也很迷茫。
好吧,鄧小平先生,今天的確是你的生日。我從你的傳記中知道。
“噢!
既然你這么說,就算是!我從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是我的生日。即使明天是我的生日,我也已經76歲了。76啊,早就是衰退的年齡了!這也值得祝賀。顯然,法拉奇的問候已經讓鄧小平對她產生了好感,所以鄧小平不禁和她開了個小玩笑。
鄧小平先生,我父親也正好76歲。假如我告訴他這是一個衰退的年嶺,他會給我一巴掌!
法拉奇還和鄧小平開玩笑。
鄧小平聽后,笑了。
他可能做得對。但是,我相信你不會對你父親這么說吧?
訪問氣氛就這樣非常和諧輕松地形成了,接下來就是法拉奇此行的真正目的,她把對話引入了正題。鄧小平先生,我想問你幾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不知道你能不能給我一個圓滿的答案。
我盡力吧,盡量不要讓你失望。我不能讓遠道而來的客人空手而回!要知道中國是禮儀之邦。
法拉奇的采訪最終取得了完美的成功。鄧小平回答了許多尖銳而深刻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足以轟動全世界,這都歸功于他們完美的開始。
法拉奇成功的原因在于她明白,人與人之間的交談實際上是一種情感交流。如果你想讓對方對你暢所欲言,你必須首先讓對方形成一種興奮的情緒,讓對方的思維開放。這時候人的心理受的,很容易接受你的觀點和勸說。
與人交談時,語氣要輕松柔和,就像飯后在家聊天一樣一樣,語氣絲和,充滿感情,讓對方徹底放松。在這種氛圍下,他不能被你的態(tài)度感染。
在溫暖的氛成功后,要及時引入正題,千萬不要過度賽,否則對方會認為你過分熱情,可能是不懷好意而對你提防。那可能會功虧一簣。人類是有情靈物,用情感人才能打開彼此的心,嬴得到別人的好感,第一次交談才有可能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