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是一種語言藝術(shù),就是說話的藝術(shù)。對于一段故事的描寫,一個人物的描寫,都需要借助“說話”來告訴觀(聽)眾,因此在創(chuàng)作與表演相聲時,一定要注意語言的運用。
傳統(tǒng)相聲很注意在語言上下功夫,請看下面這段
乙:什么是生意哪?
甲:算卦的才是真正的生意哪。
乙:算卦的是生意,怎么有時候也靈哪?
甲:那是蒙事。你要不信,我給你舉個例子。
乙:你說說吧。
甲:有這么一個算卦的,他久占天橋兒。在舊社會這家伙可了不得,都說他算卦靈,你就聽他這外號吧。
乙:外號叫什么?
甲:這個人姓王,外號叫王鐵嘴,后來還有個外號叫王半仙,這個家伙都說他有半仙之體。
乙:現(xiàn)在哪?
甲:現(xiàn)在快成半身不遂啦!
乙:怎么啦?
甲:沒人信他那套啦。哎!你說他由那兒成的名吧?乙:我哪知道哇?
甲:他就由一卦成的名。有一天,有這么個人到他那兒算卦去了
乙:這個人是干什么的?
甲:是個開藥鋪的。他的藥鋪離這卦攤不到一百步,這藥鋪掌柜的不信這套,這天早晨他喝了點酒,到那兒就把卦盒兒拿起來了“喂!認識我嗎?”
乙:成心找茬去了。
甲:這擺卦推的有一樣好,不管什么事不著急、能沉得住氣。抬頭一看,“認識,您不是藥鋪的掌柜嗎!”
乙:噢,認識他。
甲:他常上藥鋪抓藥去,能不認識嗎?“認識好辦,給我算卦,行嗎?”“行呀”?!办`嗎?”“分誰算,要是你算嗎,我要算錯了ー個字兒,你把我卦砸了!”
乙:這口氣多大!
甲:“好,算靈了,你要多少錢,我給多少錢;算不靈,明人不做暗事,我砸你的卦推!”乙:純粹是慪氣。
甲:“你搖吧?!边@主兒拿起卦盒兒搖了六回,“你算吧?!彼戳税胩?/span>,“你問什么事兒?”“你呀,算算我這藥鋪今天賣多少錢?”
乙:這卦哪兒算得出來!
甲:要是別人就栽了,他哪酈,就由打這兒出的名兒。
乙:他怎么說的哪…
口語,就是平常生活中的大眾語言習慣;口語化,就是對特定角色心理活動的表述和加工。因為語文是表達思想的工具,而文字又正是思維得以進行的一個又一個符號。既然人們常說“相聲是語言的藝術(shù)”,那么,人們就又可以這樣說,相聲更是聽的藝術(shù)。聽,則需要習慣性,需要口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