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常常伴隨有手勢、姿態(tài)等體態(tài)語,但朗誦時的姿態(tài)或手勢不能過多、過火。畢竟,朗誦不同于演戲,演戲時,演員不直接和觀眾交流,他扮演劇中人物,模仿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他只和同臺的演員進行交流,而朗誦者直接交流的對象是聽眾,他主要是通過聲音把感情傳達給聽眾,引起聽眾共鳴,手勢、姿態(tài)等只不過是幫助表達感情的輔助性工具,不宜過多、過火。推薦少兒朗誦《郊狼捉風》。
很久以前,每天都刮風,而且刮得非常厲害,鬧得飛禽走獸無處安身。于是,郊狼決定:“要想不再刮風,必須抓住風,把它咬死。如果我在山間峽谷之中布設一個套索,它就會落到我的手里。
郊狼把套索擺在峽谷最狹窄地方的一塊大石頭上然后回家去睡覺了。第二天早晨,郊狼來到峽谷一看,有個東西在套索里掙扎。原來是個有著卷曲的長頭發(fā)的怪物,大眼圓睜,長著血盆似的大嘴。郊狼從箭袋里拿出一支箭,搭在弓上說:“我馬上就要你的命!”
“你不要射殺我,”風說,“難道你不可憐我嗎?”“我不可憐你,”郊狼答道,“你每天沖擊我們的房舍,一點兒不干好事。我看你是純粹找死!”“可憐可憐我吧!”風央求說。
“那好吧,饒你一命?!苯祭菍捤×怂?“不過你得答應我一個條件,你說:“以后我再不刮風啦!”“可老是坐在家里不動,我就會死的呀?!憋L痛哭起來,“那我可怎么去找吃的呀?”“那好吧。你說:‘我有時刮風,有時停下來!”“我向你發(fā)誓,我一定時刮時停?!庇谑?郊狼松開套索,把風釋放了,所以風一直活到現(xiàn)在。如今,風總是時刮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