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上辦事,說話水平不同導致辦事效果也有差異。有的人磨破嘴皮,卻是白費唇舌;有的人寥寥數(shù)語,就能馬到成功。有的人只言片語,會弄得劍拔弩張;有的人只需數(shù)語,能化干戈為玉帛。有的人話語不周,招來迎頭大禍;有的人唇槍舌劍,可退干軍萬馬。因此,人生伊始,須精心打磨你的舌頭。“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先,不算是英雄好漢。”求人辦事時,你硬件好,如果站在那里來個徐庶進曹營一一言不發(fā),不管你肚里有多少貨色,腦袋里有多少真才實學,你算是茶壺里煮餃子一有嘴倒不出,別人不明白你的意思,不理解你的想法,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了。
在人際交往中,能說會道,可以使你錦上添花,事事順心;能說會道,可以為你保駕護航,讓你在黑夜里不會迷航,在你危難時替你解除危難。時代在進步,人心卻在退化,人的說話能力也在下降。很多人在面對茫茫人群時,反而不知如何與人打交道,就連一聲簡單的問候都說不出口。而求人辦事時,面對與之打交道的人時左躲右閃,只想“短、平、快”地把事辦完,少了交談,只能把自己的事情辦得更糟。生活中,求人辦事時離了什么都可以,但就是不能離開口才,口才是你升天的雙翼,是你入海的背鰭?!疤旄呷硒B飛,海闊憑魚躍”,沒了口才,你會“虎落平陽遭犬欺,龍擱淺灘被蝦戲”,或者說“脫毛的鳳凰不如雞”。
說話的技巧實在太重要了,語言就是力量,因此,追求講話的技巧,便成為開放社會的一個熱門課題。要交際就要說話,任何人都期望自己成為“很會說話的人”,不希望自己因說話上的缺陷造成人際關系的缺失。
某教授是個頗有名氣的作家,而且在學校中非?;钴S,兼具文才與口才,他談鋒犀利,語調鏗鏘,他演講的才能堪與節(jié)目主持人比美,因此,常被各校邀請去演講。但是,他在某一院校的演講卻效果不佳,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該校女生較多,當這位教授在該校對女學生演講時,竟然說女學生讀書,不外乎一些愛情小說、生活雜志罷了,很難找到學術性的讀物。想想,這不等于說:“你們是一群沒用的東西嗎?”演講的主要內容再好,但有了這種不得體的論斷,又如何引起女學生的好感呢?可見,說話得體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當然,現(xiàn)實中的事情不需要怎么豪邁和激情,只需一點小小的藝術,能說會道、打動人心的藝術。生活中,我們需要求人,需要說服人,需要維系人與人之間融洽的關系,有些人不會說話,結果總讓自己生活在進退兩難的緊張和壓迫之中,每天氣喘吁吁,驚恐不安。有些人懂得說話的藝術,有一張好嘴巴,即使他們本來平庸,有了這張嘴巴就能使他們出類拔萃,如果他們本來優(yōu)秀,這張嘴巴就能使他們錦上添花。
有個善于做皮鞋生意的人,別人賣一雙,他往往能賣幾雙。別人問他做生意有何訣竅,他笑了笑說:“要善于能說會道?!彼e例說:“有些顧客到你這里來買鞋子,總是東挑西揀到處找漏子,把你的皮鞋說得一無是處。顧客總是頭頭是道地告訴你哪種皮鞋最好,價格又適中,式樣與做工又如何精致,好像他們是這方面的專家。這時,你若與之爭論毫無用處,他們這樣評論只不過想以較低的價格把皮鞋買到手。這時,你要發(fā)揮你的口才,比如,你可以恭維對方確實眼光獨特,很會選鞋挑鞋,自己的皮鞋確實有不足之處,如式樣并不新潮,不過較大方罷了,鞋底不是牛筋底,不能睬出篤篤的響聲,不過柔軟也有柔軟的好處…你在表示不足的同時也側面贊揚一番這鞋子的優(yōu)點,也許這正是他們瞧中的地方,可使他們動心。顧客花這么大心思不正是表明了他們其實是很喜歡這種鞋子嗎!善于示弱,滿足了對方的挑剔心理,一筆生意很快就成功?!边@就是他做生意的妙招,試想,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在生意場上怎么可能會不成功呢?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一類的抱怨“這年頭,辦個事真難??!”有些人在辦事的過程中,兩眼一抹黑,既沒有門路也沒有關系一其實這也沒有什么,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關鍵是要能說會道,這樣做什么事都會順心。
美國費城電氣公司的推銷員威伯到一個州的鄉(xiāng)村去推銷電,他叫開了一家富有的農家門,戶主是位老太太。她一開門見到是電氣公司的,就猛然把門關上。威伯看出老太太很討厭他,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他還是決定再次去叫老太太的門,可這一次老太太就開了一條縫。威伯說:“很抱歉,打擾您了,我知道您對電不感興趣,所以這一次登門并不是來向您推銷的,而是向您買些雞蛋?!崩咸艘恍┙湫模验T開大了一點,探出頭,用懷疑的目光望著威伯。威伯早已心里有準備繼續(xù)說:“我看見您喂的明尼克雞種很漂亮,想買一打新鮮的雞蛋帶回城?!苯又錆M誠意地說:“我的來航雞下的蛋是白色的,做的蛋糕不好看,所以,我的太太就要我來買些棕色的蛋。”這時候,老太太從門里走出來,態(tài)度比以前溫和了許多,并且和他聊起了雞蛋的事,威伯指著院子里的牛棚說:“老太太,我敢打賭,您養(yǎng)的雞肯定比您丈夫養(yǎng)的牛賺錢多。”老太太被說得心花怒放。長期以來,她丈夫不承認這個事實。于是她把威伯視為知己,并高興地把他帶到雞舍參觀。威伯一邊參觀,一邊贊揚老太太的養(yǎng)雞經驗,并說:“您的雞舍,如果能用電燈照射,雞的產量肯定還會增加。”老太太似乎不那么反感了,反問威伯用電是否合算。威伯給了她圓滿的回答。兩個星期后,威伯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來的用電申請書。
剛開始,威伯看出老太太討厭他,是因為他是電氣推銷員,所以他就從其他方面入手推銷電,準確的來說正是因為他那張能說會道的嘴說服了老太太,并成功地推銷出了電。
能說會道的人不是天生有此本領,這些人平時就很有意識地說話,很有頭緒地與人交往,慢慢練就而成的。這使他們處理任何事情時都充滿自信,游刃有余。如果你不擅長這些方面,也不用急,你可以慢慢學習,從頭做起,注意積累,改變在別人眼中“嘴笨口拙”的形象,懷著必勝的信念,去辦好面臨的每一件事情。
用語言的魅力感染人,用親切的話語說服人,用發(fā)自肺腑的真誠打動人…你的人生就會增添無限光彩,你社交辦事的路子也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