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是一門有聲語言藝術(shù)。這種有聲語言藝術(shù)屬于二度創(chuàng)作,以文學(xué)作品為主,我們最早接觸朗誦的體裁有詩歌、散文和故事。推薦兒童朗誦作品《大鵬與焦其》《是子之御》。
《大鵬與焦其》
晏子是齊國有名的賢相。他很有學(xué)問,足智多謀,善于諷喻又敢于直諫,經(jīng)常跟齊王起議論國家大事或談?wù)搶W(xué)問。
有一天,齊景公和晏子坐在一起聊天。齊景公問晏子:“世界上有最大的東西嗎?”
晏子回答說:“有,是北海的大鵬鳥。它的腳踏入彩云當(dāng)中,背部高聳入青天,而尾巴則橫臥在天邊。它在北海中縱身一躍,嘴巴便可啄飲北海,頭和尾則充塞在天地之間。它的兩只闊大的翅膀若是伸展開,一眼都看不到盡頭。齊景公驚奇地說:“世界上還有這么大的鳥啊!那么,世界上有最小的東西嗎?
晏子回答說有。東海有一種小蟲,在蚊子的睫毛上筑巢,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它們經(jīng)常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飛來飛去,可是蚊子卻絲毫感覺不到?!?/span>
齊景公說:“真是太奇妙了!我還從沒聽說過這種新奇的事,那是什么蟲子呀?
晏子說:“我不知道這種小蟲叫什么名字,只聽說東海邊有些漁民稱這種蟲子為焦冥。齊景公十分感慨地說:“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啊!
大鵬和焦冥,是先人們想象中的極大和極小的生靈。這個故事啟示人們: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對知識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要勤學(xué)多讀,不斷以新知識武裝自己,以便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是子之御》
晏子是齊國的丞相。有一天,他要坐馬車出去,讓車夫為他駕車。車夫的妻子就從門縫里看著她的丈夫。
車夫坐在傘下,用鞭子抽打著拉車的馬,趾高氣揚,遠遠地就能聽到他的大聲吆喝:“閃開閃開,丞相的車子來了!”車夫回來后,妻子對他說:“我不和你在一起了!”
車夫很納悶兒,就追問妻子:“為什么這么說呢?”妻子說:“晏子身高不滿六尺,可是大家看到他都恭恭敬敬的,不是因為他個子高,而是因為他智謀深遠,態(tài)度謙虛。而看看你,身高
八尺,只是做了晏子的車夫,就已經(jīng)驕做得目中無人了,看來也沒有什么出息?!?/span>
從此以后,車夫處處收斂,謙卑多了。晏子感覺自己的車夫進步很大,就問他怎么回事。車夫據(jù)實相告。后來這個車夫成為齊國的大臣,替國家出力,做了很多好事。
虛心使人進步,車夫聽到別人提出他的缺點馬上加以改進,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