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揚頓挫,是語言表達中最常見到的技巧。
抑:指的是減少聲音和心態(tài);
揚:上升聲音和心態(tài);
頓:聲音的間斷;
挫:聲音轉(zhuǎn)折點,包含聲音尺寸中間的轉(zhuǎn)折點,聲音速度速度中間的轉(zhuǎn)折點等。
抑揚頓挫特指聲音的高矮波動,心態(tài)的變換與轉(zhuǎn)變。
抑揚頓挫的嫻熟應(yīng)用,是一個人是不是把握了語言表達手法的標(biāo)示,也是語言表達能力大神的一項關(guān)鍵工作能力。但這一工作能力必須長期性很多的實踐活動才可以把握并揮灑自如。

舉例如下:
抑:
1.公堂上,張飛面帶嚴(yán)肅,用低低的聲音對小偷說:“你偷人家的東西,被主人當(dāng)場抓獲,難道你還要抵賴不成嗎?”(動畫片《張飛審瓜》)
2孫悟空看到如來佛手指上的大字“齊天大圣到此一游”,心里暗想:咦,我老孫寫的字怎么到了他的手上,難道是中了這老頭的計策了嗎?不行,我得回去看看才行。
3.老狼用爪子向東郭先生一邊作揖,一邊說:“求求您了,救救我吧!那獵人馬上就要追上來了,他來了我可就活不了了?!?/span>
揚:
1.南郭先生仰起臉來,對齊王高聲說:“大王,我最拿手的就是吹竽啦!我可是方圓百里最有名的吹竽高手啊!如果把我請進您的皇家樂隊,一定會讓您的樂隊演奏出來的樂曲更加動人,更加氣派!”
2.小孟軻跑回家中,對媽媽說:“媽媽,媽媽,今天的考試,我在學(xué)堂里得了第一名!老師還夸我進步很大呢!”
3.李逵捧著一大碗酒聞了聞,高聲笑道:“哈哈,這可真是好酒啊!今天我李逵可要喝個痛快!”
頓:
1車遲國國王一邊將托盤上的布掀開,一邊笑瞇瞇地說道:“和尚,你們錯了,我剛才親自放了一個…”說到這,國王說不下去了,因為他吃驚地看到,那個盤子上分明擺著一個剛吃完的桃核。
2.孟母看著逃學(xué)回來還撒謊的小孟軻,生氣地說道:“孟軻啊孟軻,你…你…你真是氣死我了!”
3.晚上,沉香一個人對著天上的月亮說道:“媽媽,媽媽,學(xué)堂里的孩子都在笑話我,說我沒有媽媽??墒恰墒恰抑?我有媽媽。媽媽…媽…你在哪里呀?你快來看看我吧…哪怕一次…就一次也好啊。媽媽!”
挫:
1李逵離開家鄉(xiāng)很多年,今天終于回到了這里,離自己家還有好遠就開始跑了起來,到了家門口就喊:“娘啊,娘啊,鐵?;貋砝?鐵?;貋砝?”可是,當(dāng)他打開家門時,發(fā)現(xiàn)母親的兩只眼睛已經(jīng)看不見了,急忙跪倒在地說道:“娘啊,你怎么了?娘啊!你怎么看不見了?”
2賣兵器的人吆喝道:“我的矛是天下第一,什么盾都刺得破!我的盾世間無敵,什么矛都刺不穿!”旁邊的人問他:“那如果用你自己的矛戳你自己的盾,又會怎么樣呢?”“啊……這個……我…啊…這個……我……”賣兵器的人被問得啞口無言。
3劉伯溫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個橘子,心想:“哈哈,這橘子這么貴,肯定特別甜!”可是,當(dāng)他掰開橘子猛地咬了下去,發(fā)現(xiàn)不對,就連吐了三口,“呸…呸…這橘子怎么全是干的,跟破棉絮一樣,實在是太難吃了!”

少兒口才教學(xué):
請依照下列的思路為《完璧歸趙》這個故事里的人物設(shè)計方案姿勢和語言:
1在這個故事里,一共有好多個人物?她們說話各自有哪些的特性?
2藺相如在這個故事里,一共講了幾回話,每一次說話的情況下在聲音和聲音速度上,有哪些的不一樣?
3依據(jù)主人翁藺相如的心態(tài)轉(zhuǎn)變,敘述者的語言在聲音和聲音速度上應(yīng)當(dāng)有如何的轉(zhuǎn)變?
《完璧歸趙》
戰(zhàn)國時期,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王知道了。秦王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趙王不敢違背秦王的意愿,又怕秦王說話不算話,左右為難。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guī)е褪翔等ヒ娗赝醢?。到那里我再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愛不釋手。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池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誠意??墒菍氂褚呀?jīng)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來呢?藺相如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珍貴,可是有一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這話,趕緊把寶玉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后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dāng)初大王您派人送信給趙王,說情愿拿十五座城池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部下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卻不這么看,我相信您是誠實守信的人,這才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剛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看了很久卻根本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情。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玉的誠心。現(xiàn)在寶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摔過去。
秦王害怕藺相如真的摔碎了寶玉,就連忙說:“別別別,我這就派人把十五座城池送給趙國?!?/span>
可是,藺相如現(xiàn)在已經(jīng)根本不相信秦王了。后來,他想方設(shè)法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藺相如是故事的主人翁,他在故事里一共講了3次話。第一次是向趙王表述自身能夠“完璧歸趙”的自信心和信心。第二次是應(yīng)用計謀,讓來自秦王把和氏璧交還給自身。第三次是用自身的英勇和信心,讓來自秦王認(rèn)為他會摔碎和氏璧,以至害怕強制爭奪和氏璧。這三次說話,在聲音洪亮上都是有不一樣的處理方法,請細心思索,用心訓(xùn)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