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每次學校有活動的時候,別的孩子積極參與,而自己的孩子卻沒什么節(jié)目;在課堂上,別的孩子敢于表現(xiàn),爭著舉手發(fā)言,而自己的孩子就算被老師叫起來發(fā)言,也是畏首畏尾,聲音很小……
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見。私底下,他們能說能唱,能跳,活潑自信,可是在正式場合中他們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不但嘴巴變笨,就連行為也變得木然、呆板。在學校里,“觀眾”是他們經(jīng)常扮演的角色。
“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不強,感覺他就像是其他同學的追隨者一樣。我很擔心孩子這樣自我封閉的行為,也擔心孩子被周圍人誤認為是能力不足。這樣發(fā)展下去,孩子在未來社會的競爭中注定是要吃虧的…”為此,很多家長感到憂慮。
那么,是什么原因?qū)е潞⒆雍ε卤憩F(xiàn)自己呢?先來看一個例子。
舅媽來了,在客廳和媽媽討論表姐的婚事。舅媽覺得男方給的彩禮太少了,一直在抱怨。坐在旁邊的娟娟聽到了,剛想張嘴插上一句,耳邊就響起了媽媽嚴厲的呵斥:“大人們說話,小孩子不要插嘴!”娟娟吐了吐舌頭,輕聲說:“不插嘴就不插嘴,有什么了不起的!”
娟娟在日記里寫道:“大人說話,小孩兒為什么不能插嘴?大人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但是大人在遇到困難想不出好辦法的時候,也許我們小孩兒就能想出很好的方法來讓你們參考。還說做人要不恥下問呢,還沒開口說話就被你們一口堵死了。
在孩子的世界里沒有那么多的規(guī)矩,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在某些大人看來,這就是插嘴,就是沒禮貌。“小孩子不要亂插嘴”“打斷別人的話很沒禮貌”“小孩子懂什么”之類的話是家長經(jīng)常會說到的,家長就是想用這樣的話“堵住”小孩子的嘴。但這樣的辦法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愛插嘴的孩子思維一般比較活躍,表現(xiàn)欲強,他們之所以插嘴,就是想及時和大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知識以及對某個問題的見解。當然,有些孩子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家長的注意力,趁機要求家長滿足自己的愿望。不管是哪種情況,家長都不能粗暴地要求孩子閉嘴。否則,孩子會對說話失去興趣,日后也會變得不敢和別人交談了,口才也就不好了。
不要讓本來性格外向開朗的孩子失去了本真,變得趨于內(nèi)向,這樣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父母要怎樣做呢?
1鼓勵孩子語言表達,但要等別人把話說完
做為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發(fā)言就面紅耳赤吞吞吐吐。家長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在人多的地方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對孩子亂插嘴的行為要給予教育和正確引導,讓孩子認識到別人說話時被突然打斷是種不禮貌的行為。
2給孩子提供人際交流的機會
孩子長期缺乏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就不會懂得表現(xiàn)自己。有些家長總是喜歡把“大人說話,小孩兒不要插嘴”這樣的話掛在嘴邊,漸漸地,孩子就失去了表現(xiàn)自我的欲望。而從小在老人和保姆照顧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家長會因此錯失和孩子交談的機會,不懂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更別說幫助孩子提高其語言表達的能力了。在缺乏與人交流、溝通的環(huán)境里,孩子很容易變得木訥和畏首畏尾。所以,家長應盡可能地給孩子提供當眾說話的機會。
3多鼓勵和贊美孩子
在家里,父母除了要盡量給孩子表現(xiàn)的機會,還應適時夸獎孩子某方面的能力和點滴的進步。例如,“在今天的談話中,你表現(xiàn)得很好”“你能帶著那么多小朋友一起玩,真了不起”“你講的故事真有意思”
母的關(guān)注和及時肯定,會使孩子心情愉快并逐漸自信起來。孩子自信了,自然就愿意表達了。家長的微笑和鼓勵在孩子心里的分量是很重的,孩子會因此備受鼓舞。
4要孩子當眾表演應征得孩子的同意
有些父母喜歡當眾炫耀孩子的特長,孩子會背詩歌了、會跳舞了,就急于讓他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一番。父母在未經(jīng)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提出這樣的要求,容易使孩子感到厭煩。父母應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自發(fā)地去表現(xiàn)自我,而不是在大人的強迫下,讓孩子被動地取悅他人。
父母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尊嚴。也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親子溝通才會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