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伴隨著孩子整個童年,給孩子帶來無數(shù)的快樂,以及充滿想象力,還能增加詞匯和語言表達(dá)能力,推薦中國經(jīng)典童話故事《禽俠》《弟兄砍樹》。
《禽俠》
天津有一個寺廟,多年失修,破爛不堪:有一只鸛鳥在廟里的屋梁上筑巢而安居下來了。在殿角藏著一條口大如盆的花白蛇,蛇身長約一丈。每到鸛鳥所生出的小鸛鳥長出了小翅膀,即將能飛走時,這條蛇總是要出來把它們都吃光。鸛鳥因此悲傷極了,連續(xù)哀鳴十幾日才離開。這樣的事連續(xù)發(fā)生了三年。
在這里居住的人們料想鸛鳥一定不會再來了,但是出乎人們的預(yù)料,第四年鸛鳥像從前一樣又來這里筑巢壘窩了。它又生下了小鸛鳥,在小鸛鳥就要長成時。鸛鳥就離開了窩,三天以后才回來。鸛鳥進(jìn)入巢以后,“啞啞”而語,像從前一樣繼續(xù)哺育小鸛鳥。
這時,花白蛇又蜿蜒盤旋著廟柱爬了上來。接近巢窩,鸛鳥驚恐萬分,邊飛邊嗚叫,岌岌哀鳴,向天空中飛去。一會兒,聽到呼呼而起,瞬間,天地昏暗,飛沙走石。人們都非常驚異,只見一只大鳥用它那大的翅膀遮住了整個天空。再看這大鳥猛然從空中疾飛而下,快如閃電,迅若急雨,用它的爪子去擊打那條花白蛇。而那蛇似乎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就讓大鳥把頭給震斷了,殿角也被震塌了。然后大鳥拍打著翅膀向遠(yuǎn)處飛去。
鸛鳥緊跟大鳥也飛走了。這時巢窩也從上面掉下來了,兩個小鸛鳥,一個被摔死了,另一個還活著。一個善良的人把活著的小鸛鳥放到了鐘樓上。一會兒工夫,鸛鳥又返回來,仍然去哺乳它的孩子。最后小鸛鳥長出了堅硬的翅膀,向遠(yuǎn)方飛去。
《弟兄砍樹》
長安郊區(qū)有一個叫田真的中年人,他是老大,家里還有父母和兩個兄弟,生活過得還和睦。
不久,父母都死了,老二和老三都嚷著要分家。老大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了。
一天,三兄弟聚在一起商量平分家產(chǎn)的事兒。農(nóng)具、田地、房舍、家具和錢幣,凡是能夠分得開的東西,都平均地分配了。但是庭院里有一株紫荊樹,長得枝葉茂盛,十分可愛。
老大說:“這棵樹是父母親手栽的,我們不要再分了。大家一起把它管好,也可以留個紀(jì)念,好嗎?”老二想想也對,就點頭同意了。
老三卻提出,要把這株紫荊樹砍成三段,進(jìn)行平分。老大和老二想,既然什么都已平分了,要砍這棵樹就砍吧!
第二天一早,老三和老二先來到庭院。老三舉起斧子,正準(zhǔn)備向紫荊樹攔腰砍去,不想這株紫荊樹突然枯死了,像是烈火焚燒過似的。他只得收回斧子,停止砍樹。
這時,老大田真趕來一看,十分吃驚,連忙對老二和老三說:“你們看,這棵紫荊樹一直長得很茂盛,它一聽說我們要把它砍成三段,立刻就枯焦了。樹木尚且有情,可我們兄弟三人連這棵樹都不如呀!”
田真流著眼淚,兩個弟弟聽了,也傷心地哭了。大家再也不忍心去砍這棵紫荊樹了。
忽然,這棵紫荊樹又變得青枝綠葉,長得比以前更旺盛,更加好看了。三兄弟看到這個感人的情景,立即把已經(jīng)平分的財產(chǎn)收攏在一起,不再分家了。
從此,田家三兄弟和睦相處,遠(yuǎn)近聞名。那棵紫荊樹也越長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