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都背誦過課文,有詩歌、散文、小說。背誦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因為老師要求必須背誦而不得不背,以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也有的是為了記下某段名詩、名句,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而我們提倡的背誦,主要的目的在于鍛煉我們的口才。
我們要求的背誦,并不僅僅要求你把某篇演講辭散文背下來就算完成了任務,我們要求的背誦,一是要“背”,二還要求“誦”。這種訓練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yǎng)記憶能力,二是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記憶是練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沒有好的記憶力,想培養(yǎng)出口才是不可能的。只有大腦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你才可能張口即出,滔滔不絕。如果大腦中是片空白,即使你再伶牙俐齒,也無濟于事。記憶與口才一樣,后天的鍛煉對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背”正是對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
“誦”是對表達能力的一種口才訓練。這里的“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朗誦”。它要求在準確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聲情并茂的表達。
背誦法不同于我們前面講的速讀法。速讀法的著眼點在“快”上,而背誦法的著眼點在“準”上。也就是說,你背的演講辭或文章一定要準確,不能有遺漏或錯誤的地方,而且在吐字、發(fā)音方面也一定要準確無誤我們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訓練
第一步,先選一篇自己喜歡的演講辭、散文或詩歌。第二步,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析、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要花些工夫的,需要我們逐句逐段地進行分析,推敲每一個詞句,從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激發(fā)起自己的感情。
第三步,對所選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進行一些藝術處理。如找出重音、劃分停頓等,這些都有利于準確地表達內容。
第四步,在以上幾步工作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也可分步進行。首先,進行“背”的訓練,也就是先將文章背下來。這個階段不要求聲情并茂,只要能達到熟練記憶即可。在“背”的過程中,進一步領會作品的格調、節(jié)奏,為準確把握作品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其次,在背熟文章的基礎上迸行大聲朗誦。將你背熟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大聲地背誦出來,不僅要發(fā)音準確,還要帶有一定的感情。最后,用飽滿的情感,準確的語言、語調進行背誦。
青少兒口才訓練最好能有老師的指導,特別是在朗誦技巧上給些指導。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找同學幫助,請同學聽自己背誦,然后指出不足,這對練口才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