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孩子的說話啰唆、無條理狀況父母首先要明白形成的原因。一般來說,孩子說話不夠簡潔、不能直入主題,主要是以下兩點造成的。知道了原因家長可以根據語言技巧的方法進行教育孩子。
1.父母的影響。
由于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多父母都喜歡嘮叨,生怕孩子做不好事情。比如,孩子做作業(yè)的時候,媽媽催兒子快點做,又同時指派兒子下樓買醬油,或是打掃衛(wèi)生,總之幾乎在同一時間讓孩子做幾件事情,這讓孩子沒法應付。于是,孩子做事的時候就容易不分主次,不分輕重緩急,想到什么就干什么。
父母在平常生活中的言語即是如此,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學會了這一語言表達習慣。孩子在說話的時候,可能會想到什么說什么,說著說著,把原本要說的主要事件遺忘了,說到最后就“跑題”了。
不僅在與他人交流時會出現弊端,那些說話沒有重點的孩子,在學業(yè)上也會出現問題,比如,在寫作文的時候就容易跑題,即偏離主題,中心不眀確。
語言技巧:所以,如果父母平時要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每次和孩子講話的時候,只講一件事,講完了一件事再講下一件事,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語言逐漸簡潔,直入主題。
2.思維混亂。
除了父母教育的原因之外,孩子的思維混亂,也是孩子說話啰唆的重要原因。由于孩子的思維未完全成熟,所以,在說話時,他就很難抓到重點。
想要改掉這一不良習慣,父母要告訴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要想與此話題不相關的事情,講話也要專心。”這是因為思維決定所講的內容,思維決定了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只有思維縝密,孩子才有可能講得順暢。那么,父母究竟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的說話比較簡潔、凝練地表達思想呢?
唯一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糾正。當父母平常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如果發(fā)現孩子不自覺地“跑題”了,要及時提醒孩子,使他及時回到所講的話題上來。這就要求父母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講話,三心二意就不容易察覺孩子講話的毛病。當然,如果你讓孩子知道,他所說的每句話你都在認真聽,他也會認真起來,他講話的時候也會更用心,也就不容易偏離主題了。
當然,父母更要讓孩子明白,讓講話中心明確,這是說一件事情的基本。要讓孩子做到毎次只講—件事情,講完后,再講另外一件事情。就像吃飯一樣,說話也要句一句地說,不能搶,不能急;故事要一個一個地講,不能混在一起講;否則,不但讓人聽不清所講的重點事件和中心意思,還會使原本簡短有趣的故事變得繁冗拖沓,讓人生厭,讓人費解。只要孩子能夠擺脫這個不良的習慣,那么,相信一個優(yōu)異的口才必然屬于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