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都會有這樣的印象:書讀了不少,時間也費了不少,可是讀過之后卻沒留下什么印象;即使當時覺得很有收獲,過些日子,印象卻又模糊了;等到作文需要時,想又想不起來,找又很難找到。這是因為讀書的時候不知道什么是重點,如何教育孩子在讀書的時候抓住重點呢?
4種讀書技巧:
1.形式上的重點。
(1)前言和目錄可以說明作者撰述的動機、重點、特色以及權術的框架結構。
(2)書中的標題和圖畫,其中標題是提示概括的輪廓,圖畫是精華點的濃縮,它們也是重點的脈絡。
(3)書中印刷的醒目字句,例如完整索引、重要公式、重要字詞、優(yōu)美句子等,這些都是書中的重點所在。
2.內容上的重點。
(1)段落重點,讀者需要敏銳地察覺出該段文字的重點。
(2)分類句對階段、段別和種類等所做的分類字眼,大多為重點所在。
(3)人名,其人其事,大都不能忽略。
(4)新的概念及詞語,作者常給予基本的定義、說明或解釋,這往往也是讀書的重點,家長可以給孩子讀出來,以便于他們更好的理解文章。
為了記牢這些重點,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通過“畫圈”的方式記錄,這樣就有助于孩子迅速掌握一篇文章、一本書的關鍵詞。
孫桂巍去年升入初中,以前他有看書抓不住重點的毛病。但是暑假后跟著爺爺,學會了讀書方法,使他對讀書有了新的認識。
在一開始的時候,爺爺讓孫桂巍在課本上圈出自己認為重要的詞語,并連成一句話。他對這個不理解,認為書上都是重要的,所以就把書上的一些句子畫了出來。但是到了課后,孫桂巍做了一些題,這才發(fā)現(xiàn)有很多都不會。后來,爺爺給他講了應該怎樣圈出重點從一句話中找最重要的幾個詞。這就是關鍵詞。從那以后,孫桂巍對這種讀書方法有了一些理解,讀書比以前有了進步,能夠大概理解是什么意思,但畫的還不夠準確。這時,爺爺又把他讀書時出現(xiàn)的問題指出來,他按照爺爺說的糾正過來,讀書效果比以前又好了許多。時間長了,孫桂巍漸漸習慣了用這種方法去讀書,看書的同時也能習慣地拿上筆圈出重點?,F(xiàn)在,每當他看完書時,無論這本書多么晦澀,他都能第一時間為大家講述出其中的主要內容。
其實,這個方法同樣也適用于那些讀書不仔細,或是沒技巧的大人。這個本領家長們可以自己體會一下,然后,慢慢地和孩子協(xié)商,啟發(fā)孩子去掌握。當孩子能夠迅速找出書本上的重點,那么,在他闡述時就會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