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始試著去讀書,這點讓父母樂在心里;但是,如何能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教育也成了許多家長的大問題。讀書,與其說是一種愛好,不如說是一種習慣,只要從小培養(yǎng),它就會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天長日久,書會成為孩子知心的朋友,知識就成了孩子口才的必備素材。
對于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家長就要用情節(jié)曲折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對于沒有閱讀興趣的孩子,家長可以讓愛看書的孩子和他一起玩,帶動孩子看書。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個書架,上面放一些趣味性的圖書,這樣,一來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二來可以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當然,在教育孩子的閱讀習慣時,父母要規(guī)避一些容易出現(xiàn)的認知錯誤。例如,家長總是等待孩子能夠準確閱讀陌生文字的那一刻,而在他們達到這個基點之前,卻漠視了他們的種種努力:“她不過是記住了那個故事”或“她只是裝裝樣子而已”。似乎除了那個真實之卜,什么都沒有價值。如果總是對孩子如此說,那么他就會感到遭受打擊,進而對閱讀的興趣逐漸減小。
要想幫助孩子在閱讀初期獲得進步,那么期待、關(guān)注并慶賀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父母要明白,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在初期讀書時,常常都會“裝裝樣子”,然而,一個把書上下倒置,“讀”一則復雜的神話故事的孩子正在逐步朝閱讀走近。也許他并不認識所有的字,但毫無疑問,他擁有大量搭建出完整故事的材料。
正因為如此,閱讀研究專家李楓才會有這樣的論述:“在開始閱讀時,一個邊玩邊讀、模仿成年人行為的孩子,比一個第一步就接受識字訓練的孩子處于更有利的位置?!奔议L應當明白在大人們想象的“裝裝樣子的海市蜃樓”中,孩子們確實能取得長足的進步。下面,就來看兩個例子。
一天,李燕到周海家玩,他們一起趴在床上,每人拿了一本書翻看起來。周海先從末尾開始,眼光在畫頁之間跳躍,凌亂無序。第三頁上畫著一只狗,然后第四頁上出現(xiàn)了一只貓。在他“讀來”,這本書包含了分別關(guān)于貓和狗的故事??戳藳]一會兒,他就覺得這本書已經(jīng)讀完,于是把書扔到了一邊。
這個時候,李燕把這本書撿了起來。她先翻到封面,然后假裝讀出書名。她語調(diào)完美———這是在解釋作者的姓名;翻到扉頁時,她可能還會重復一遍書名和作者;接著她開始從頭至尾閱讀全書。她研究畫面,猜測故事情節(jié):“我知道了,這是本關(guān)于捕獵的書?!比缓笏址氐谝豁?用手指著左上面的第一個字,逐詞逐句念下去,盡管她只是在假裝閱讀,只是在猜測文字的含義而不是破解文字符號,她的故事聽起來仍然令人信服。而且,她的語調(diào)隨著標點符號而變換,她的語氣停頓也和相應的頁、句子、單詞的長短一致。
可以說,李燕已經(jīng)遠遠地勝出了周海。盡管這本書兩個孩子都不會特別理解,但他還是比李燕做得差了許多。如果我們的孩子像周海似的從后往前翻書,眼睛飛快地掠過畫頁,毫無邏輯順序,那我們該怎么辦呢?還是以周海為例,想扭轉(zhuǎn)他的閱讀習慣,最好的方法是和他一起閱讀。當他撿起書,從后往前翻頁時,大人可以說:“讓我們先讀封面?!比缓罂梢源舐暲首x書名,也可以讓他裝讀。不管是哪種方式,都可以停下來思考一下真正的或孩子虛構(gòu)出來的書名。重復書名時,就會猜想這本書講的到底是什么。這就是最好的早期閱讀教育。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說:“讓我們先來看看圖畫,我喜歡這樣。”如果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研究畫面,家長就應該給予他鼓勵。“你是個很棒的小讀者!我喜歡你專心閱讀圖畫的樣子。你學到了很多東西,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