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大的孩子,都要有屬于自己年齡的禮儀。因為,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fēng)俗、習(xí)慣和傳統(tǒng)等方式固定下來的。
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fēng)尚和生活習(xí)慣的反映。映射到孩子身上,就是要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可以說,無論是禮儀用語還是禮儀行為,這都應(yīng)該是一個語言能力優(yōu)異的孩子所必須掌握的。
在日常生活中,做客是一種最常見的交際方式,是人們聯(lián)絡(luò)感情、擴大信息來源、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如今,父母為了讓孩子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喜歡帶他們?nèi)プ哂H訪友參加聚會,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培養(yǎng)孩子在做客與聚會時的禮儀習(xí)慣,引導(dǎo)和鼓勵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并在做客前教給孩子最基本的禮儀,在客人的夸獎聲中,孩子就會認(rèn)識到“禮尚往來”的確是一種樂趣。
雙休日媽媽帶著笑笑去莊阿姨家做客,笑笑很高興,讓媽媽給自己穿上漂亮的小裙子,一路上都開開心心地拉著媽媽。
剛一進門笑笑在媽媽的引導(dǎo)下才跟叔叔阿姨打招乎,莊阿姨說:“笑笑,來,阿姨給你包塊巧克力吃?!睕]想到笑笑不領(lǐng)情地說:“我不愛吃巧克力,我愛吃奶糖?!眿寢屘嵝研π?“莊阿姨給你包巧克力吃,你是不是應(yīng)該說謝謝?怎么能說不愛吃呢?太不懂事了?!鼻f阿姨見狀,連忙說:“算了算了,小孩子沒那么多事。”
開飯的時候,笑笑第一個坐到椅子上,迫不及待地伸出筷子把菜夾了個遍,最后挑出最喜歡的菜放在自己面前,旁若無人地吃起來。大家飯沒吃完,已經(jīng)飽腹的她便大聲喊道:“我吃飽了,我想回家!”客人們面面相覷,笑笑的媽媽也十分尷尬。
像笑笑這樣的孩子,在我們?nèi)粘5募彝ド钪锌峙虏⒉簧僖?。做客中孩子的這些舉動不僅常常使家長陷入尷尬境地,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和身心發(fā)展。而一個真正懂禮貌、講禮節(jié)、有風(fēng)度的孩子,不但令人喜歡,容易被人接納,而且在許多場合會被別人看好,這等于無形中多了不少口才鍛煉的機會。因此,作為家長,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逐漸成為一個有紳士、淑女風(fēng)度的人。
如果想讓一個孩子做到口才與禮儀兼?zhèn)?/span>,家長就必須幫助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社交圈,家長可以按照以下幾點進行兒童教育,教導(dǎo)您的孩子如何做一個既能說會道又受人歡迎的小客人。
1.拜訪前的準(zhǔn)備。
如果即將拜訪的人是父母的朋友,那么在打電話與對方預(yù)約時,不妨讓孩子在一旁聽;如果要拜訪的是家長和孩子都熟悉的親戚或者朋友時,則不妨讓孩子自己打電話預(yù)約。另外,要讓孩子穿戴整潔,著裝要樸素、大方,這樣去做客才能體現(xiàn)對主人的尊重。
2敲門禮節(jié)。
到了朋友家門口,首先讓孩子學(xué)會敲門或者按門鈴,隨后讓孩子有禮貌地問一聲:“×阿姨(叔叔)在家嗎?”待主人招呼進屋后方可進屋。
3.如何打招呼。
進屋后,首先讓孩子與客人主動打招呼。對于常見的親人,孩子更應(yīng)主動地稱呼對方;對于不常見的客人,父母應(yīng)該引導(dǎo)孩子如何正確稱呼。切記,在去朋友家做客前,父母要多帶孩子練習(xí)如何與客人打招呼,如果一味地催促孩子叫人,勢必會造成孩子因為口生而不肯開口稱呼對方的尷尬局面。當(dāng)遇到孩子害羞或者因認(rèn)生導(dǎo)致的怯場時,父母可以讓孩子點點頭,微笑一下。
4.和主人家的孩子和睦相處。
在拜訪親朋好友之前,首先給孩子打好預(yù)防針,教孩子如何與主人家的孩子和睦相處。必須讓孩子懂得并遵守與人相處的原則—“分享”、“輪流”、“等候”。
“分享”能夠幫助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社交圈,能夠帶給孩子一顆充滿愛心的健康心靈,告訴孩子好東西是用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不能只顧一個人玩而不理睬其他人;“輪流”與“等候”是磨煉孩子耐心、雕塑孩子個性的兩把利劍,比如,一個玩具兩個孩子都想玩,為了避免與主人家的孩子發(fā)生不愉快,必須讓孩子學(xué)會等候,不要你爭我搶,讓他們明白世界不是為他一個人而轉(zhuǎn)的。這樣,他才不會心存嫉妒,對小朋友惡語相加。5.飯桌上的禮儀。
孔子早就有“食不言,寢不語”之說。搶先入座或是先動食物,都是孩子在飯桌上最容易犯的錯誤。餐桌是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的最好時機。例如,告訴孩子吃飯時不要大聲喧嘩或敲打碗筷;長輩入座后,晚輩才可以入座;吃完后,要向長輩打招呼后才能離開;不要用手摳牙,大一點的孩子要學(xué)會使用牙簽剔牙等。與此同時,還要告訴孩子吃飯時,只能取自己面前的菜,而且是看準(zhǔn)哪塊取哪塊,不能用筷子翻撥菜盤里的菜。帶湯汁的肉菜更是要小心,避免濺臟自己或別人的衣服。吃完飯后放下碗筷時,應(yīng)有禮貌地向同桌人說“請大家慢用”之類的禮貌用語。
6.教孩子向主人禮貌告別。
離開朋友家時,教孩子主動與主人告別,謝謝主人的熱情招待,并且告訴孩子如何邀請朋友到自己家來做客。如果主人站在門口目送時,待孩子走出幾步之后,回過身來再次向主人告別,并要向主人說“請回”或者“再見”之類的禮貌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