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進行少兒口才節(jié)目表演時,有很多小朋友都會選擇找一個小伙伴一起合作表演一個節(jié)目,一來是因為自己一個人怕hold不住場自己還緊張,而找個熟識的小朋友一起表演,不僅能避免這個問題,還能激發(fā)出自己和朋友的好勝心,既是合作表演,也是競爭小對手!現在,青少兒口才老師就給小朋友們推薦這個雙人合作的表演節(jié)目《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
A:(全程講述的口吻) 全國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yè)協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該城中/最大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yè)生涯的演說。那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著,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作精彩的演講。(神秘的口吻,身體微微向前傾)
B: 當大幕/徐徐拉開,舞臺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雙手在胸前畫圓)為了這個鐵球,臺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伸出食指比作一的手勢)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詳細描述,有畫面感)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舉動。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面前。
A: 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臺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臺上。老人這時開口和他們講規(guī)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右手在右側方做介紹狀)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右手從右側向左劃去,)直到把它蕩起來。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語句連貫,語氣緊湊)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吁吁。另一個人也不示弱,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B: 臺下逐漸沒了吶喊聲,觀眾好象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什么解釋。會場恢復了平靜,(語氣平穩(wěn))老人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個小錘,然后認真地,面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xù)地做。(細致的描述)
A: 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干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fā)泄著他們的不滿。(與老人的動作形成對比,氣氛緊張語速偏快)老人仍然一小錘一小錘/不停地工作著,他好象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么。
B: 人們開始忿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象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轉為平穩(wěn)緩和的語氣)大概在老人進行到四十分鐘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激動的語氣)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
A: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象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于/場上爆發(fā)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里。(右手輕握拳掌心向里,向上曲肘做放東西在上衣口袋的動作)
B: 老人開口講話了,他只說了一句話:(伸出食指比出一)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向斜上方伸出手臂,掌心向上)
推薦背景音樂用“散步北京”,服裝要求簡潔大方就好。
青少兒口才老師為什么會推薦這個合作節(jié)目作為少兒口才節(jié)目表演呢?這是因為這篇朗誦文章含有很深刻的人生道理,青少兒口才老師想讓大家在表演節(jié)目時細細研究這篇文章,讀懂里邊所蘊含的的人生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堅持到底,失敗了也不要怕,站起來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