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很多家長說小升初孩子考試的時候有唐宋八大家的題,古詩文學的好對將來的口才也有很大幫助,今天分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古詩文供大家參考。
公元1056年,蘇軾與父蘇詢、弟蘇轍父子三人離蜀赴京趕考,至洛陽時正當(閏)三月,暮春時節(jié),20歲的蘇軾覽美景,思佳人。一首《一斛珠?洛城春晚》表達了多情才子蘇軾對遠在眉州的新婚妻子王弗的思念。
《一斛[hú]珠?洛城春晚》
洛城春晚
垂楊亂掩紅樓半
小池輕浪紋如篆
燭下花前,曾醉離歌宴
自惜風流云雨散
關山有限情無限
待君重見尋芳伴
為說相思,目斷西樓燕
1065年,年僅二十七歲的王弗不幸病逝于京師,撇下蘇軾和不滿七歲的兒子蘇邁。十年生死永隔,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蘇軾在密州做太守夢見了原配妻子王弗。那晚皓月當空,月光灑向這片荒野,也照在他的臉上。他已兩鬢斑白,淚目倦容。如此這般,滿是滄桑。月光下,他望著當年親手栽的松樹,這些年卻是長大成材。提起筆,寫下了這首《江城子》千古悼亡名詞。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1059年10月守喪期滿回京,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受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父親蘇洵因為歐陽修等人的推薦免試入朝當校書郎,后又升遷為帝王寫傳記。子由因為在京侍奉父親暫不就任,在此期間兄弟二人一直寫信唱和,其中一首和詩寫得很有水平。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