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主持人朗誦詩歌前,首先根據(jù)詩歌的意境,來把握朗誦的“輕、重、長、短”是最能夠把詩歌的情感背誦出來,一般來說特別強(qiáng)調(diào)的詞語要用重音,而在詩歌的意境來看,有些詞語是特別需要重讀,但重讀后又把詩歌的韻味散去,可以運用長音來補(bǔ)充
《詩人毛澤東》
曉川
想起你 詩人毛澤東,
我便看到你從智慧和神圣中,
從陽光和書本里走出。
想起你 詩人毛澤東,
便令我把你和中國最珍愛的位置,
放在時空的抽屜。
當(dāng)我們越過連綿的山脈,
布谷鳥的叫聲 來自
一個湖南人氏的寓所,
那辣辣的湘音如此厚重,
如一部線裝的二十四史,
穿透我們的靈魂深處。
歷史,有時會給人,
許多難以置信的啟示,
站在這部厚厚的線裝書前,
我卻開始尋思,
詩人毛澤東,
是怎樣從一個偏僻的山村出發(fā),
走進(jìn)1949年10月的中國,
走進(jìn)中國革命最中心的地帶,
走進(jìn)我們生命中的經(jīng)典時刻,
二十八年的行程,
彈指一揮間。
詩人毛澤東與詩為伍,
在一個清水悠揚的沖子里,
那吟哦的聲音并不輕松,
如同那把雨傘,
至今仍撐在我們的頭頂,
沿著北斗星指引的方向,
戴斗笠的中國革命開始了它漫長的遠(yuǎn)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從白雪皚皚的千里岷山,
到人跡罕至的松潘草地。
一種信仰 一種預(yù)言,
牢牢地生長于四萬萬饑餓至極卻仍不低垂的頭顱,
中國革命正疾馳而行。
詩人毛澤東,
胸中注滿的是語言和思想,
當(dāng)一輪紅日從燕山腳下噴然而出,
當(dāng)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城樓獵獵作響。
詩人毛澤東,
用那雙寫慣詩詞練就狂草的大手,
指點出一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妖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