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口才和說話技巧,針對具體問題給出具體解決方案,一定會有技巧,一定會有心機(jī)。這不是腹黑,這是智慧。屬于這個時代的好好說話,有朝氣,也有銳氣;不傷人,卻也不用屈己從人。
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永遠(yuǎn)能好好說話,怎么辦呢?很多人自以為發(fā)現(xiàn)了解決之道—“既然禍從口出,那我不說話、少說話,只說客套話和場面話好不好?”
所以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日常語境里,好好說話的教誨經(jīng)常被當(dāng)成“像好好先生那樣說話”,用來挫傷年輕人的銳氣。由于這種誤解,很多人以為,教人說話無非是講些恭順禮讓、與人為善、退一步海闊天空之類的陳腐論調(diào)罷了,似乎只要足夠?qū)捄袢蚀?就能好好說話。真是這樣嗎?看一個常被用來教導(dǎo)我們不要說話的案例。問: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答: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這是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之間的對話。我們先別管拾得的態(tài)度是否灑脫,先想一想:他的對仗之工整、用語之精準(zhǔn)、反應(yīng)之敏捷,豈是常人能及?而且你知道嗎?這句話說完拾得和尚接著又念了一首
很長的偈子: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bǔ)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此處省去290字,全文一共360字)
是不是頭都暈了?現(xiàn)在想一想:如果我們跟拾得吵起來,以他這樣的口才,我們確定能贏?
知道人家為什么這么淡定了吧?因?yàn)橛械讱狻?br/>
底氣來自實(shí)力。淡定地“不說話”的底氣來自“如果說,就一定能好好說”的實(shí)力。所謂靜水流深,才能胸有驚雷、面如平湖,不是說肚里一包草、臉上帶著溫暖的笑,你就能立地成佛。就像韓信能受胯下之辱,就像拳王不跟小混混動粗,就像劉國梁被無知網(wǎng)友說成是不懂球的胖子也不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