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少兒演講培訓班有助于語言表達力增強。通過訓練,使孩子達到當眾講話自信、吐字暢晰、流利,天性解放之功效。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們寧夏是紅軍長征途中經過的重要一站,寧夏的六盤山是長征勝利前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現(xiàn)在,全國少先隊員都在開展各種活動,爭當“四好少年”。在我的心目中,長征精神就是激勵我爭當“四好少年”的最大動力。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爺爺:“紅軍長征時沒飯吃,為什么不喝健力寶、不吃巧克力呢?”對于許多我們的同齡人,長征已經成為很老很老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流逝,我們不僅不能淡忘長征,相反的,還應該始終牢記這段歷史,銘記長征精神,讓它激勵我們成長、進步。
一位重走長征路的年輕軍人曾寫下這樣的詩:“地址都成了遺址,笑容都成了遺容;長征是他們的苦難,苦難是他們的光榮?!?/span>
就在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經過艱難跋涉的路程,近10萬紅軍只剩下不到3萬。在這用無數(shù)生命寫下的英雄史詩中,有四渡赤水的智慧與從容,有飛奪瀘定橋的勇敢和無畏,有爬雪山、過草地的堅毅和頑強。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要努力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yōu)秀品質,弘揚新時代的長征精神,爭當“四好少年”。怎樣才能做一個“四好少年”呢?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到“一讀,二做,三別,四帶,五無?!?/span>
“一讀”就是多讀書,讀好書,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做”就是做有益于他人的事,做有益于集體的事。
“三別”就是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
“四帶”就是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給社會。“五無”就是地面無紙屑,校園無追逐,桌凳無刻畫,墻壁無腳印,出言無臟話。
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走向成功的關鍵。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告訴我們:“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倍己玫男袨榱晳T,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對我而言,我愿意把自己的成長之路,比作當年紅軍的長征之路;把一點一滴習慣的養(yǎng)成,比作長征時跋山涉水跨過的每一步。
同學們,歡迎你們和我一起,走上幸福人生的長征之路!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