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1xime"></samp>
<wbr id="1xime"><td id="1xime"><thead id="1xime"></thead></td></wbr>
織夢CMS - 輕松建站從此開始!

語慧天下

當前位置: 主頁 > 教育 > 學校教育 >

越放縱,孩子的這種能力越強

時間:2017-08-09 14:23來源:未知 作者:追風liu 點擊:
-01- 鄰居蘇蘇的女兒小欣,只大我女兒6天,聰明伶俐。剛會走路就能夠說很長的句子,并且和大人對話,時有驚人的表現。3歲多的時候,言語、精細動作、大動作等各個方面都比我的女


  -01-
 
  鄰居蘇蘇的女兒小欣,只大我女兒6天,聰明伶俐。剛會走路就能夠說很長的句子,并且和大人對話,時有驚人的表現。3歲多的時候,言語、精細動作、大動作等各個方面都比我的女兒要快,但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長久,堅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跑開了。
 
  有一次,小欣的奶奶帶著她到我家串門。一進門,小欣就被客廳的地球儀玩具吸引了,用小手不停地擺弄。奶奶趕緊上前去抓住她的手:
 
  “別搞壞了妹妹的玩具。”我說:“沒關系,玩具就是拿來玩的。”
 
  沒一會兒,小欣又跑到書房,奶奶也馬上跟了過去:“你不要翻妹妹的書,不要碰人家的東西。”后來,小欣與我女兒一起扔海綿球,不小心打到了電視上,奶奶一臉緊張地勸孩子,“不要玩了”。
 
  在我家待了半個小時,奶奶制止了孩子至少十幾次,盡管我一再表示沒什么,放手讓小孩子一起玩就好,但是小欣還是被奶奶拉走了。
 
  -02-
 
  后來我才了解到,小欣平時不管是在看動畫片,搭積木,涂色,還是剪紙,經常是幾分鐘不到,奶奶就會過來問問題,或者招呼她吃點心、喝水。
 
  我找蘇蘇認真談了這個問題,她說小欣確實坐不住,也一直羨慕我女兒可以獨自玩一個小時,安靜翻書,玩點讀筆,還能自主閱讀簡單的繪本。
 
  “你快傳授我一些經驗吧,我要怎么糾正小欣呢?”我的回答是:“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我什么也沒有做。你要做的,是有意識地對孩子忽略關注。”
 
  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高中當老師,我的學生經常和我訴苦:“老師你課講得真好,但不知道為什么,我上什么課會都會走神兒,控制不住啊。”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都經歷過。
 
  中國社會心理學協(xié)會調查顯示:
 
  有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
 
  60%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
 
  20%的人“經常走神”。
 
  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研究結果也顯示:
 
  全球僅有24%有注意力問題的青少年
 
  會在13-15歲出現發(fā)育型改善,
 
  但仍有超過70%的青少年把問題帶到成年。
 
  也就是說,童年沒有做好孩子專注問題的培養(yǎng),
 
  這個問題就將很大概率帶到他成年以后,
 
  并且一直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生活、學習,還有工作。
 
  -03-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的專注力,從他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有了。你會發(fā)現,孩子會做很多看來特別無趣的事,比如把水從一個杯子倒到另一個杯子,又或者是把蓋子打開又擰上,他都可以樂此不疲地玩上半天。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打擾孩子,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專注。
 
  因為這不僅是一個人取得成就的基礎,更是一種獲得幸福的能力——能全情投入工作或者興趣愛好。
 
  -04-
 
  不要打擾正在專注的孩子
 
  人的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帶有目的性,受意識支配的注意,比如集中精神看書,并且理解內容;而無意注意是無目的性的,比如突然的聲響讓人下意識地轉過頭。
 
  孩子的注意力特點和成年人不一樣,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大部分時間是并存的。而且對于低齡的孩子來說,無意注意比較明顯,外界的打擾輕易就能把他們的注意力帶走,但是要拉回來就很困難,注意力的持續(xù)已經被打斷了。
 
  最為簡單做法就是: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打擾孩子正在進行的正?;顒?。
 
  因此,我對蘇蘇的提議是:“看動畫片不用老是和孩子互動,或者讓她喝水吃東西。除非他邀請你或者主動發(fā)問。但可以在結束后問問孩子,剛才看了什么,想了什么,這樣就能強化專注的效果。”
 
  除了玩游戲、吃東西這些常規(guī)活動,還可以進行一些增強注意力訓練游戲。比如涂色,串珠子,拼圖等,可以讓孩子自己慢慢來,我們只保持動態(tài)關注,完成后給他肯定表揚。不但讓孩子的專注力逐漸穩(wěn)定,還能培養(yǎng)孩子獨處的能力。
 
  -05-
 
  以身作則,你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成年人無論是大腦生理構造,還是認知都已經成熟穩(wěn)定,注意力的廣度、集中性、調配能力都比孩子強,所以能夠同時進行幾種活動,看起來就是三心二意。但孩子不同,在一個時間段,孩子有限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從孩子的角度看來,爸爸媽媽自己不是也不專心,那憑什么要求我一心一意呢?
 
  當我們看到孩子三心二意的時候,可能第一反應是指責孩子,有的父母甚至會打罵孩子,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已經被孩子看在眼里,并且有樣學樣了。
 
  如果沒有緊要的事,父母在吃飯時就應專心吃飯,在家工作的時盡量專注高效,就算是孩子過來找你,也試著和他商量:“寶寶,爸爸/媽媽現在必須忙工作,大概XX分鐘后結束,結束后再陪你好嗎?”
 
  當然,記得言出必行,因為以身作則從來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每個人一生要走的路很長,爸媽們有策略的愛與引導,會讓孩子走得更遠、更輕松。
 
  
(責任編輯:追風liu)
織夢二維碼生成器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fā)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bdo id="5g38j"></bdo>

<center id="5g38j"><samp id="5g38j"></samp></center>
    • <big id="5g38j"><b id="5g38j"></b></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