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聆聽是提高表達水平的重要途徑
時間:2017-09-25 14:38 來源:未知 作者:風格d 點擊:次
懂得說話的人,必然善于聆聽,只有心靈才能舌巧。無論你有多能說,總有一些時候沉默比說話要好些。
![]() 傾聽,就像閱讀一樣,都屬于心智的活動,而不單單是耳朵或是眼睛等感官的運動。要是在這過程之中沒有心智參與其中,那只能稱作“隨意地聽”而不是“用心聽”,是“看”而不是“閱讀”了。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把聽和閱讀視為被動的接受而不是主動的參與,可是對寫作和說話就不會有這種誤解。人們一般認為寫作與說話需要付出一定的精神和注意力,而經由寫作和說話等溝通方式進而了解對方的心意。人們也可以發(fā)現某些能加以熟練掌握談話的藝術規(guī)則,并可以將規(guī)則加以實踐并讓它成為習慣的人,他們在這一方面往往表現比一般人優(yōu)秀。 有人曾經針對“怎樣閱讀一本書”這種問題指出,首先要學的是去“用心”讀而非“用眼”看,而且還要與寫作一樣主動。而被動的閱讀,往往只是用眼睛看代替了用心讀,這樣是不能稱之為閱讀的。 倘若我們光用眼睛或是耳朵接收文字,卻不用心洞察發(fā)現文字者的內心,我們就無法展現出讀或聽所要達到的目的,最終就是浪費時間。 在考慮傾聽所需的有效努力和技巧時,應該細心留意別人所說的話,盡力去運用技巧進行了解。 必須要做到不受無關的情緒蒙蔽,始終用客觀的態(tài)度,假設說者的內容是非常有趣、值得一聽的。 洞察文字語言后面更深藏的思想。在嘗試了解的過程中,必須要克服語言障礙,由于表達方式不同,說者和作者所使用的字詞往往很少同聽者、讀者相同,聽者和讀者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努力來了解里面的意義了。聽者和說者要達成一種溝通,就好像讀者和作者一樣。 在聽和讀的時候都要注意重點的陳述,由于并非是說者或是作者所說、寫的每一件事都重要。在大部分的演講之中,真正的重點就僅是一小部分。這個時候聽者或讀者就要加以發(fā)現,并把焦點集中到上面。 了解說者要說的,注意說者為了達成結論所選取的論點和理由,并且觀察他怎樣設法表達都是絕對必要的??蛇@些并不夠,無論是聽或讀,決定立場——即同意還是反對是絕對不可少的。一個人若是做不到上述表明立場的問題,不是由于對所說的無法充分了解而不能確定自己是同意還是反對,就是由于個人希望能夠做進一步的說明和證明。此時,好批評的讀者和聽者就應當暫時停下,更進一步地追求真相。 (責任編輯:風格d) |
- 上一篇:口才指點:講話的五要素
- 下一篇:如何進行一場有效的交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