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交際的不斷擴大,總有一些陌生人會時常走入我們的交際視野,如何成功展開與陌生人說話就成了交際磨礪中的一門必修課。就與陌生人的說話而言,一見如故是成功交際的理想境界。無論是誰,如果具有跟大多數(shù)初交者見如如故的能耐,他就會朋友遍天下,做事就會左右逢源;反之,如果缺乏跟初交者打交道的勇氣,不善于跟陌生人交談,他就會在交際中處處受阻,事業(yè)也就難以成功。當今正處在改革開放時代,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交際面越來越廣,跟初交者一見如故的交際才能越來越顯出其重要性。
在與陌生人的說話時,交談的核心在于對共同點的尋找。究竟怎樣才能成功地找到與說話者的共同點呢?
首先,要善于察言觀色。因為一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精神追求、生活愛好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們的表情、服飾、談吐、舉止等方面有所表現(xiàn),只要你善于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你們的共同點。你可以設法在短時間里,通過敏銳的觀察初步了解他,包括他的發(fā)型、服飾、領帶、煙盒、打火機、隨身帶的提包、說話時的聲調(diào)及他的眼神等,這些都給你提供了解他的線索。一個退伍軍人乘車時同一陌生人相遇,位置正好在駕駛員后面。汽車上路后不久就拋錨了,駕駛員車上車下忙了一通還沒有修好。這位陌生人建議駕駛員把油路再查一遍,駕駛員將信將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原因。這位退伍軍人感到他的這項絕活可能是從部隊學來的。于是試探道:“你在部隊待過吧?”
“嗯,待了六七年?!?/span>
“噢,算來咱倆還應算是戰(zhàn)友呢。你當兵時部隊在哪里。”
于是,這一對陌生人就開始了說話聊天,后來他們還成了朋友,這就是在觀察對方以后,發(fā)現(xiàn)都當過兵這個共同點的。當然,通過察言觀色發(fā)現(xiàn)的東西,還要同自己的情趣愛好相結合,只有自己對此也有興趣才有打破沉寂氣氛的可能。否則,即使發(fā)現(xiàn)了共同點,也會無話可講,或講一兩句就“卡売”。
其次,要仔細聆聽別人的介紹,揣摩別人的談話,忖度共同點。設想這樣一種情況:你去朋友家串門,遇到有生人在座,作為對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會馬上出面為雙方介紹,說明雙方與主人的關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單位,甚至個性特點、愛好等,而細心人從介紹中馬上就可發(fā)現(xiàn)對方與自己有什么共同之處。與此同時,為了發(fā)現(xiàn)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點,可以在需要交際的人同別人談話時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對方和自己交談時揣摩對方的話語,從中發(fā)現(xiàn)共同點。
最后,要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交流氣氛談話者應該從自己做起,在同他人談話時要直率而坦然,努力做到使對方不感到拘謹。尤其是對那些比較害著,很不習慣于同陌生人談話的人,你一定要設法使他放松,可以先同他談些零碎的無關緊要的事,越隨便越好,就像同老朋友談話一樣輕松自在。與此同時,在談話過程中,要隨時留心對方態(tài)度的變化,不要以為你感興趣的對方也一定感興趣。對于對方的興趣,你要充分尊重。所以,當對方談興正濃時,你干萬不可打斷他;當對方興趣轉移時,你則不要糾纏原來的話題,而應隨機應變地巧妙地引出新話題。此外,要認真傾聽對方的講話,但不能一眼不眨地緊緊住對方,你的眼神要隨時表現(xiàn)出你對他的理解、信任和鼓勵,而不是懷疑、挑剔和苛求。要知道,一道嚴厲的目光會使對方把只說了ー半的話咽回去。天涯何處無朋友?交談何必曾相識!要用三言兩語便惹人喜愛、一見如如故,關鍵在于把工夫下在談話前,把注意融入談話中,把熱忱留在談話后,這樣,你就能逐漸培養(yǎng)出同陌生人成功說話的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受歡迎的人。要想與陌生人成功地交談,我們必須有一個同陌生人交談的愿望,使自己樂于同陌生者交談,這是解決好同陌生人交談這一難題的關鍵。許多人對參加有陌生人在場的談話,都有一種膽怯心理,有的人甚至見了陌生人一言不發(fā),這其實是不明智的,讓我們稍稍回憶一下,同我們最熟悉的老朋友,當我們剛剛開始認識時,不都是陌生的嗎?如果拒絕同一切陌生者談話,輕易放棄一切結交新朋友的機會,有時會使我們終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