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者在理解作品的前提下,用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輕重緩急的語速,演繹出作品的內(nèi)涵就是朗誦的節(jié)奏。推薦8歲朗誦稿《魯班造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那時候,人們出門很不方便。夏天,太陽曬得皮膚火辣辣地痛;下雨天,雨把衣服淋得濕漉漉的。后來,我國有個叫魯班的木匠,動了好多好多腦筋,發(fā)明了傘。這可真不容易呢。下面講的就是魯班造傘的故事。
魯班的爺爺是巧木匠,爸爸也是巧木匠。魯班從小就跟著爸爸學(xué)木匠活兒,他很聰明,又很用心,學(xué)了幾年,就會造房子了,還會造橋。大晴天,他想,太陽曬著真不好受,得做個東西遮一遮才好;下雨天,他想大雨淋著真受不了,得做個東西擋一擋才好。后來他想,要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才好呢。魯班動起腦筋來了,他跟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座亭子。亭子的頂是尖尖的,四面用幾根柱子撐住。接著,他們隔一段路造一座亭子,造了許多亭子。這樣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來了,躲一躲;太陽曬得難受了,歇一歇,喘口氣兒。
魯班給大家辦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墒囚敯嘧约和Σ粷M意,他想,要是雨下個不停,那該怎么辦呢?人總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
還得再想辦法!魯班心想,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讓大家?guī)г谏砩?那該多好啊!可是,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輕輕巧巧呢?為了這個事兒,他吃飯不香睡覺不甜。
魯班想了許多天,還是沒有想出來。一天,天氣熱極了,他一邊做工,一邊抹汗,忽然看見許多小孩子撲通撲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過了一會兒,他們上岸來每個孩子都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小腦袋上。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span>
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仔細(xì)瞧了一瞧,荷葉圓圓的,上面有一絲絲的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又涼快。魯班心里一下亮堂起來,他趕緊跑回家去,找了根竹子,劈成許多細(xì)細(xì)的條條,照著荷葉的式樣,扎了個架子;又找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昂美?好啦!”他高興得叫了起來,“這玩意兒既擋雨又遮太陽,輕輕巧巧。
魯班的妻子聽見他大呼小叫的,趕緊從屋里跑出來問他:“出什么事了?”
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后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魯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說:“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玩意兒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起來,這才好呢?!薄皩?對!”魯班聽了很高興,就跟妻子一起動手,把這玩意兒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得著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這玩意兒是什么呀?就是咱們今天在用的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