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持語言能力訓練小故事《故事鳥》停頓指語句或詞語之間聲音上的間歇。停頓一方面是由于朗誦者在朗誦時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結構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時,也可給聽者一個領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幫助聽者理解文章含義,加深印象。停頓包括生理停頓、語法停頓、強調(diào)停頓。
森林里有一頭會講故事的大象爺爺,一到夜晚,森林里的居民們就會圍坐在大象爺爺身邊,邊喝茶邊聽他講故事。
忽然有一天,人們發(fā)現(xiàn)大象爺爺講故事的語速變慢了,講著講著會忘記講到哪兒,需要別人提示才能繼續(xù)往下講。原來,大象爺爺年紀大了,記憶漸漸跟不上了?!耙沁@樣下去,大象爺爺?shù)墓适聲兊迷絹碓缴?。”小浣熊擔心地說。怎么辦呢?
“我們把他的故事記下來怎么樣?”小野豬說。
“這個主意不錯!”小山雞也贊成。
從那以后,大家開始分別記故事,你一個我一個。
“不行了,我的肚子裝滿了故事,走路好沉啊!”一天,小野豬嚷嚷開了。
“哎呀,我也是!我也是!”
聽他一喊,森林居民們都抱著肚子嚷起來。
“這樣好不好,我家門前有一棵百年老樹,原來樹洞里住著小紅鳥一家,現(xiàn)在他們搬走了,我們把故事藏到樹洞里怎么樣?”豹媽媽說。
大家一聽都跑向樹洞,蹲在那里“哇啦,哇啦”講開了,不一會兒,肚子都癟了。
一天,小山雞對著大樹洞講完故事后,擔憂地說:“大樹洞是不是也有裝滿故事的一天啊,然后故事會從樹葉里冒出來?”
“快看,樹洞里鉆出來一個大太陽!”小山雞突然喊起來。
可不是,一個大太陽正從樹洞的頂端鉆出來,而且不是一個,一連鉆出來三個太陽。
“啊!啊……”大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三個太陽從樹洞鉆出后,一個個“撲”地蹦到地上,“嘰里呱啦,嘰里呱啦”說起了話。
“呀!他們好像在講故事呢?”小山雞喊道。
“是啊,講得好快!”小野豬側耳聽著。
太陽講啊講啊,慢慢地隨著講的故事越來越多,漸漸地縮小了,哈,最后變成了三只小紅鳥。
“我們一出生就吃你們講的故事,故事吃太多了,等我們長大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憋在樹洞里出不來了,現(xiàn)在好了!”三只小紅鳥說完,向天空飛去。
“唉,樹洞以后也不能裝故事了,可怎么辦?!”小野豬又開始發(fā)愁了。
“你說錯了,樹洞以后不僅能裝故事,而且會永遠裝不滿的!”豹媽媽笑著說,“你們看”
大家向天上望去,見三只小紅鳥周圍圍了好多各種各樣的小鳥,正在聽他們講故事呢。
“哦,天哪,小紅鳥變成了故事鳥,會把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毙∫柏i和小山雞擁抱在一起。
森林里有了故事鳥,大象爺爺?shù)拿烂罟适戮陀肋h都不會丟失了!動物們都高興極了。
小主持語言能力訓練小故事《故事鳥》用普通話語音朗誦要使自己的朗誦優(yōu)美動聽,必須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朗誦,因為朗誦作品一般都是運用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即普通話)寫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話語音朗誦,才能更好地更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同時,普通話是漢民族共同語,用普通話朗誦;便于不同方言區(qū)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誦之前,首先要咬準字音,掌握語流音變等普通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