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步驟、方法和技巧!
時間:2017-04-17 16:06 來源:未知 作者:追風 點擊:次
|
解題步驟
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nèi)容,揣摩中心思想。 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 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guān)內(nèi)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 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nèi)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主要題型解題方法
一、題型:段意、主要內(nèi)容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nèi)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二、選擇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問答題都是根據(jù)中心解答的)
例如:談談你的收獲;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啟發(fā)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寫人的,主要是贊美主人公的某些優(yōu)秀品質(zhì); 寫景主要贊美景的美麗可愛。 寫物比較復雜一點,單純寫物,就是表達對物的喜歡;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類文章的結(jié)尾部分,仔細地揣摩,看它那些帶有議論性的話,如果有寫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說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義
所謂的含義就是蘊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來的,要通過我們仔細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寫的方法來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兩種。明的就是在文章結(jié)束那些議論性的話,你把它拿過來,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難度大一點,必須在通曉全文的基礎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關(guān)鍵詞摘錄出來,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四、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總起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結(jié)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篇末點題;照應開頭
五、修辭手法的運用和作用: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diào)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diào),加強語氣等;
六、聯(lián)系上下問解釋詞語的意思:
方法1 顧名思義,采用擴充關(guān)鍵字的意思,然后連接成一句話 方法2 找近義詞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順 方法3 結(jié)合這個詞所描述的對象具體描述
七、選擇正確的讀音
一般出現(xiàn)的是多音字,根據(jù)自己的積累和文章中的詞語作出恰當?shù)倪x擇。
八、選擇恰當?shù)淖衷~
1.仔細閱讀字詞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寫作目的。 2.認真分辨兩個詞語的區(qū)別是什么,以1為依據(jù)作出選擇。
九、標點符號的作用
1.——的作用 ① 解釋說明; ② 話題的轉(zhuǎn)換; ③表示話語的中斷; ④ 時間或聲音的延續(xù)。 2.……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舉的省略;③說話斷斷續(xù)續(xù)。 3.“”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義③強調(diào)意思 ④特定稱謂
十、給文章加上恰當?shù)念}目
1.根據(jù)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簡短的修飾語。(比較保險) 2.根據(jù)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詞作為題目。
十一、文章的寫作順序
1.時間先后順序。 2.地點變換的順序。
十二、填上合適的關(guān)聯(lián)詞
1.并列 ……一面……一面…… ……一會兒……一會兒…… ……既……又……
2.遞進 ……不僅……而且…… ……不但……還…… ……連……也…… 6.條件 只要……就…… 只有……才…… 無論……都…… 不管……也…… 7.因果 因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答題技巧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概括文章主旨。
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5.文中某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夸張、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
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chǎn)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xiàn)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xiàn)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tài)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
夸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tài)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jié)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還有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這種題目回答時要注意答到這樣兩個關(guān)鍵詞,一個是“襯托了記述對象的品質(zhì),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種精神”。 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jié)合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來回答。
6.文中某句話有什么含義?或告訴我們什么深刻的道理?請說說你的理解。
7.比較閱讀理解。
8.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對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
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
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
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nèi)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列數(shù)據(jù)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于讀者理解相關(guān)內(nèi)容。
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
在回答有關(guān)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準確性,語言風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
- 上一篇:郭麒麟:明明可以拼爹,偏偏要靠自己的才華!
- 下一篇:全國口才培訓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