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低年級時,建議家長不要買很厚的書籍,買那種薄薄的書籍,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夠看完的那種類型,每天十分鐘,看書的效果會很好。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在低年級,推薦給他們一些民間故事,童話故事,神話故事等來讀;推薦中國神話傳說《啟母石》。
傳說上古時候,洪水橫流。為使人民安居樂業(yè),大禹跑遍了九州四野,到處治水。為了把嵩山南面的洪水引進北面的洛河,大禹決心要鑿開萼嶺口。這一天,大禹來到萼嶺口一看,這里山勢險峻,工程量很大。他為了盡快鑿山,就變成一只巨大的黑熊。這樣一來,翻山越嶺,掘土運石,都非常雄健有力。大禹每日忙碌,顧不上吃飯,就叫妻子涂山氏給他送飯。
為了不讓妻子知道自己變熊的事,他就告訴妻子,只要聽見敲鼓的聲音,就去給他送飯。涂山氏知道丈夫的辛苦,就照辦了。每天,當她聽到敲鼓的聲音時,就趕快撐著木筏子,把飯給大禹送到開山的工地上去。有一天,大禹在山坡上行走的時候,一不留心,腳下踩動的幾塊石頭從山上滾下來,剛好掉在鼓面上,發(fā)出了“咚、咚”的響聲。大禹因為忙,走得急,也沒在意,只管上山去了。涂山氏一聽到鼓聲,心里納悶“今天丈夫為什么吃飯早了呢?大概是特別累,餓得也快吧!”于是,她就趕快把飯做好,急急忙忙地撐著木筏子給大禹送飯去了。
誰知道,她來到山坡前,左等右等,也不見大禹回來,她就往山上爬去。她來到山上,向下一看,只見有只大黑熊,正在山下用力地鑿石推土,開挖河道。涂山氏一見,大吃一驚,心想:“我的丈夫怎么是一只大黑熊呀?平時我為什么沒有發(fā)現(xiàn)呢?”她就提起飯籃趕快往家跑。當她快到家門口時,心里一陣難過,幾乎暈倒。她勉強支撐住,往家門口的山坡上一站,就變成了塊石頭。
再說那只大熊,到晌午了,又變成了原來的樣子。大禹伸展一下胳膊,抖抖身上的灰土,來到大鼓跟前,敲起鼓來??墒?他敲敲,等等;等等,敲敲,好久也不見妻子送飯來。他想,一定是出了事,就趕緊往家走。大禹回到家里,里里外外找不著妻子的影子,只見家門口的山坡上,多了一塊巨大的若石,旁邊還放著一籃子飯。大禹這才明白,原來妻子已經(jīng)變成巖石了。大禹悔不該把自己變熊的事瞞著妻子。他又想“妻子已經(jīng)懷孕很久了,這樣一來,咋辦呢?我沒有兒子,誰來跟我繼續(xù)治水呢?”
想到這里,大禹就急匆匆地走到巨石前面,用顫抖的嗓音大聲喊道:“孩子他娘啊,你就這樣離開我了嗎?你要把兒子交給我呀!”大禹的聲音在深谷中回蕩著突然,轟隆一聲響,這塊巨大的若石裂開了。從巨石裂開的地方,跳出了他的兒子。大禹就給他起名字叫啟
許多年后,大禹終于鑿通了萼嶺口,洪水順著鑿開的道路流進洛河,又流到黃河里去了。老百姓也開始在這里定居,開荒種地。人們就把這塊大石頭叫作“啟母石。”